高考时最容易碰到的突发状况有哪些?2023高考前每日计划出炉!

发布于:2023/5/25 20:30:20   所属分类:高考备战学习资料库

说在前:2023高考前夕,资深备考名师列出考前半个月的每日详细计划时间表,帮助考生对心理、生理、复习进行科学高效地完善与修正,今天小编分享给全体高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用最佳状态来应对高考!另外,本文下方还整理了高考时最容易碰到的突发状况以及应对方式,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以做到心中有数。


总 则

1. 不要再学习新的东西(或做很难的题)剩下十多天,无法牢固掌握,反而由于没有完全弄明白,少了自信,心理没底。

2. 注意身体。(不用多说了)

3. 调整睡眠。从倒数第三天开始。少睡一点,最后一天睡得会塌实。

最后一天什么也不要想,多运动,脑子里空空的,容易入睡,明天也不会胡思乱想。

4. 计划要尽量订低一些。万一完不成,会伤害自信,心里没底。

5.注意考点回扣、静悟。考前的考点回扣和静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相对薄弱学科的回扣和静悟。


计划清单


高考看总分,短板学科通常有较大提分空间。因此,考生要注重补短板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短板知识。在具体学科上,补短板的最好方式是查缺补漏,可把以前的错题拿出来再做一遍,并归类分析。考生在总结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题目出错是集中在相同知识点上,这样的知识点就是短板。

考前查错、改错比做新题、难题重要,特别是对基础部分要做好归类总结。以北京高考物理学科为例,最后会有两道“翘尾巴”的难题。高考题目中,这两道题会躲开各区模拟题,以创新形式出现,考生没必要细抠这种难题,不如在基础知识中找到短板加以复习,对照错题重温《高考评价体系》、课本、知识点进行二次复习,保证拿到90至100分的基础分数。

对于学习习惯较好、已建立错题本的考生来说,拿着错题本,先看题目会不会做、能不能改正错误,再总结哪些题目与这道题的思路方法、物理情景是相似的。错题往往不是一个点的错,而是连带知识概念或规律等内容的欠缺。因此,考生还要试着对题目做延展性的思考,把选择题的4个选项拓展成10个选项,触类旁通,把周边知识全部掌握。

考生每天可在每一学科上拿出15至20分钟,专门查缺补漏,弥补短板,也可同时采用弱科多投入5分钟、优势学科少投入5分钟的方式备考。


距离高考仅剩12天,要想从头到尾重新学习一遍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把握好时间,还是可以强化重要内容的。这段时间可以把错题集、笔记翻一下,如果还有余力可以把书上一些细节记一下。

剩下的时间首要任务是保证状态,其次才是提高水平。因此,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做题,即使是自己非常拿手的科目,这样才能保持做题的状态。

对于语文,要注意各种题型的回答技巧、答题规范,多记些可能在作文中用到的素材。

对于数学、物理,首先是确保把所有公式记忆准确。其次梳理基础题和中档题,如果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还有时间的话,可以练一点压轴题,但不要贪多。

英语,每天都要做适量的题目,遇到不会的知识点要及时解决。化学和生物的话,最重要的是把书上的东西记清楚,最起码要保证最近做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比较熟悉。


临近高考,大家担着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学联盟小编想说的是,专注眼前事,不去在意或远或近的未来,也许你会平静得多。平时复习时,当你突然感到书上的字怎么都看不进去时,放下书出去走走吧,或独行或与友结伴,一起谈谈学习之外的事情,或者只是安静地走走,相信再回来时,你会好些。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也希望它们有幸与你们同行。第一句话是:“上帝明目张胆地不公平,但凡人保留偏执的权利。”第二句话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高考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从现在开始,借助一些方法对心态进行调整:

第一,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放学后先洗个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以在学校操场上等空旷的地方大喊,发泄压抑的情绪。

第二,有些食物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比如草莓、洋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第三,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我现在精力充足,思路清晰”,“对所学知识我掌握得相当不错”……这样会大大增强自信心。


考生现在进入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把握这段时间,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提高呢?

首先,不要老盯着难题做了,现在所做的难题,99%不是高考题,高考题中所有的题目,从知识上、解题方法和技巧上,其实前面的复习中都已经储备了,做难题只有一个作用,增加心理负担——还有这么多题不会做。

第二,把前一段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如果现在还不会做,最好请备考老师辅导,关键在于有助于在上考场时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我该学的都学会了;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不然高考中还要错。要把近两年的高考题做一做,做完以后,要和参考答案进行认真对照,根据评分标准掌握采分点,规范做题,不要造成无谓的丢分。

第三,这段时间还可以多准备一些写作材料,如人的故事、典故、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和评论等,以便在写作文时用

最后,基础较差的考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还想做题,就把后面的大题全部放弃,重视前面基础部分如选择、填空题,能整理多少算多少,否则,后面的大题做不出来,不仅费时,又挫伤自信心。


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思维,三年甚至这些年所学的学科知识高度集中在四天时间内,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学会不同课程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

最为恰当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不翻书,不对答案,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课的全部印象,全面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这样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更高的活跃期


考前一周,许多考生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由长时间身心疲惫造成的,要改变这些状况,高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从作息时间上调整,原来晚上12点或者说一点睡觉,现在开始提前一个或一个半小时入睡,蓄积能力和精力。

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应该把调整睡眠放在重要位置上。有些考生由于紧张、生物钟紊乱等原因,考前会失眠,这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第一,不要总想着高考时会出现什么“万一”,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第二,不要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出符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按时作息,这样生物钟才能正常工作;

第三,如果失眠,尽可能不要用药物,可以进行食疗,比如说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个苹果;

第四,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夜间起床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个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考生,容易感冒、发烧的,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到医院去咨询大夫,如果真到考试时感冒、发烧,不仅仅影响考试成绩,还会影响心理状态。


许多学校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会放假,考生可以在家复习,老师在学校答疑,给考生留出自由复习时间。从这时起,因为考生回归了家庭,所以家长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考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

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家长的情绪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会影响到考生。同时,家长不要和考生谈论高考的事,不要给孩子过高的目标,不要过分计较模拟题的成绩,不要问孩子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等问题。

在这时,高考期间是否由家长陪考,需要考生和家长坐下来共同商定了。有些考生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但有些孩子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陪考这一问题时,一定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意见,甚至陪考人是谁,都应由考生自己决定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应该坚持到临考前。

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会临阵慌乱。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15分钟至20分钟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家长一定要注意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高考所用的2B铅笔、0.5毫米中性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打印多份备用)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

确定高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若自己骑车的话,给自行车胎打足气,并进行保养。

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建议抽时间的话可以去考点周边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考生在6月6日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6日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另外,检查6月5日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6月6日上午看点书,但时间别太长


我省一般安排下午看考场

6月6日是考前的最后一天。早晨还是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上午可以看书学习,但时间不要太长。下午记得去看考场哦!进入考场后不要马上离开,可以在校园内转转。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可以减少我们的紧张程度。晚上一下近两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6月1日开始,我省就可以打准考证了,建议多打印几份。准考证拿到后,仔细核对一下信息是否有误。准考证一定要妥善保管,为避免遗失或考前忘带准考证带来的麻烦,建议大家将准考证交到班主任处统一保管。

晚上最好别看书,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听些笑话或看些喜剧片。临睡前要整理好明天考试需要的工具和证件,工具要尽量用自己熟悉的物品。


上午:这是高考的第一天,起床后不要再看书,也不要匆匆忙忙地吃早饭,免得人为制造紧张气氛。最好能提前半小时到考场,这样到了考场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镇定下来,做好考试的准备。

如果你前一晚没睡好,也不必担心。实际上当面临高考这样的大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然会处于一种应急状态,此时身体的各种资源都会被调动起来。这时你的大脑细胞会非常兴奋,注意力将专注于考试,失眠对你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第一天考试如果紧张,你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放松心态。做法是:闭眼,将气深深吸人,然后慢慢呼出,反复几次,马上就能缓解紧张情绪。另外,淡化分数意识,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也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

考完后最好马上离开考场,如果有同学来问你,只可以简单交流一下考题的难度,千万不要去对答案,以免患得患失,影响随后考试的心情。考完一门科目即使感觉自己没考好也并不等于全盘皆输,学会暂时“忘却”和“放弃”,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后面的努力发挥弥补前面的损失。

下午:午饭后一定要小憩一会,30~40分钟就可以了,睡久了下午反而会没有精神。睡不着也要躺着休息,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其效果和睡眠是相似的。下午考数学,除了上午的工具要带上以外,还不要忘了带圆规、三角板哦!

数学是高考中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科目,大家要力争做到会做的题目不丢分。看似简单的题目千万不要轻敌,把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弄清楚,看看出题人是否有什么“圈套”。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认真思考后仍觉得棘手,应该“绕过拦路虎”,把时间用在能拿分的题上。其它题做完后,对难题再“杀回马枪”。

晚上:吃过饭后可以散散步,让自己轻松一下,不要再去想今天考试的科目。睡觉之前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热水淋浴,缓解疲劳。一般来说,有了这一天的经历之后,大家的紧张程度会比前一天有所降低,应该睡得更好。


高考时最容易碰到的16个突发状况





一、有关心态方面


1.进高考考场前,怎样调节心理?


临进考场前,最好不要与同学扎堆,以免紧张情绪相互蔓延,你可以独自静处一会儿。入考场前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之前,自己回味一下当天马上要考试的科目。坐进考场时,一般还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坐在座位上把腿和手臂向下垂,让肌肉放松,这样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2.考前不看书,完全放松行吗?


考生长时间处于应急状态,大脑中枢已经适应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做,许多考生反而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心理现象。


3.第一门考砸了,心情不好,几科想好好考,怎么调整状态?


高考的功课排列是有规律的,如果第一个碰到的是你的弱项,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我最弱的科目已经考完了,我可以放心了”,千万不要跟别人对题,或回味哪些题目没有做对,要放得下,稍作休息,稳定情绪,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下一科考试的准备。






二、有关身体生理方面


1.考生在考试中途提出要上厕所的


解决方案:在正常情况下,高考不允许考生中途上厕所,但考生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后,属特殊病因的,监考老师会指派两名同性场外流动监考员陪同考生上厕所。根据规定,监考员必须与考生寸步不离。


2.考生若感到身体严重不适时


解决方案:如果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发热、发烧,必须及时向考点负责人报告。如果是拉肚子等急症,应该服一些藿香正气液、泻立停等应急药物来做紧急治疗。如果是鼻子出血等症状,应该向所在考点的医生索要止血物品来止血。考生应该携带一些自己常发病症的药品,但记住不要吃镇静药物。


3.考生若发生晕场、疾病情况


解决方案:考点将根据具体情况,由考点医疗组予以就地治疗,或送至就近医院隔离治疗。治疗后,如考生仍愿意坚持考试的,治疗时间不补。治疗时间超过30分钟的,将说服考生停考。治疗期间,考点应指派两人以上工作人员陪同,且寸步不离。


4.女生高考恰逢生理期怎么办?


解决方案:不要试图通过吃药等方式扰乱生理期,对身体伤害极大。女生要正确面对生理期高考的现实,不必过于紧张。家长可以为女儿准备新鲜姜末、红糖,用开水冲泡,微热时喝下,缓解疼痛。考前一晚,在牛奶温热时加一勺蜂蜜,女生睡前趁热喝下。


5.如何应对高考常见病?


头痛:如果两侧太阳穴部位有间歇性疼痛,可试试一天服用10mg维生素B1或B2,可以营养神经、舒缓疼痛。


腹泻:只要不是痢疾等较为严重的感染,普通水泻只需注意补充水分,适量服用相关抗生素以及有抑菌、收敛肠道作用的黄连素即可。


中暑:保持空气流通,应多饮水,穿宽松衣服。治疗上可服十滴水一小瓶或风油精6滴。


失眠:高考前一天晚上,不要刻意地早睡。睡前不要思虑考试,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睡不着可仰卧听一些轻松的音乐。


6.考前天热,吹空调多,要防“空调病”吗?


解决方案:一些家长怕天气太热影响孩子复习,长时间开着空调,室内空气不流通,精神高度紧张的考生就容易头昏脑涨,所以,家长和考生在使用空调时不要将门窗紧闭,而要开一点缝,并且不让空调对着人吹,温度最好定在25℃—27℃左右。


7.答题时突然犯困怎么办?


解决方案:考生如果精神过度紧张,很可能会在答卷时觉得困倦,特别是完成某一项或某一题,觉得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容易出现打哈欠的现象,这可能是脑部暂时缺氧的表现。这时只要精神不松懈,精力不分散,将注意力集中在试题上,困意很快就会过去。


此外,考生应在考试前逐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按照考试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将高考进行的时段调整为自己大脑最兴奋、精神最好的时段。






三、有关考场情况


1.考生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


解决方案:拿到卷子后,最好以最快的速度通览全卷,若发现试卷有重印、漏印或字迹不清现象,可举手询问,并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


2.若无意弄脏或损坏试卷、答题卡


解决方案按规定,弄脏试题、答题卡会被认为有故意作标记的嫌疑。如果无意弄脏了,应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经核实确需更换的,监考员报主考同意后,启用备用试卷或答题卡,但因此而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足。


3.英语听力考试出现听力磁带或设备故障(山东已于1月8日考完)


解决方案:考点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用备用听力磁带或备用设备,仍解决不了问题的,将立即报告考区主任和省教育考试院,申请考试时间顺延,将所延误的时间予以补足。


4.试卷还没做完怎么办?


解决方案:如果还剩十分钟,可以考虑做大题的第一小题,把能拿的分拿到。如果只剩三五分钟,不妨放弃大题,回过头来把没有把握的小题检查一下。


时间不够时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只剩最后一分钟,也有可能“抢救”分数回来。另外,不要老看时间,影响做题,监考老师最后会提醒考生。


5.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未署名怎么办?


解决方案:要立即向监考老师举手报告,得到同意后立即书写,一定不能擅自动笔,否则容易被老师误认为作弊。也建议考生,在拿到卷子的时候,先写下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等信息!


6.遇到难题卡壳


解决方案:无论哪科试卷的编排都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而且《高考评价体系》一般会对难点、题型做介绍。考场中,一张试卷应做三遍:


第一遍按顺序解答,重点放在简单题和中难题上,如果有题目超过5分钟还没理出头绪,就应暂时放弃。


第二遍仔细解决第一遍未做或未做完的难题。


第三遍一定要用至少十五分钟的时间全面检查,重点放在书写、格式、小题上。如遇难题卡壳暂时放弃,换换脑筋,或许等其他题目做完后再做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务必牢记四大纪律:


1.手机带入考场即为作弊


手机带入考场不开机也会被认定为作弊,手机带入考场,被发现,即使没有开机,仍会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所有科目成绩。


考生如果要带手机,一定要记得关机并放在书包里,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用品暂放处。


2.结束铃响后继续做题取消该科成绩


考试结束铃响后,考生必须起立,以往,还会有个别考生站着继续做题,甚至交头接耳,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将会被认定为违纪,取消该科目的成绩。


3.草稿纸带出考场取消该科成绩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高考的草稿纸、答题卡、试卷也有详细的规定。具体规定是,考生不能将草稿纸、答题卡、垫板、试卷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否则将以违纪论处,即取消该科成绩。

小编祝大家2023高考顺利、成功!

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中学联盟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高中备考指南及网络整理,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感谢所有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分享为公益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学联盟信息组编排整理.


------分隔线----------------------------
相关学习资源
2020最新高考资料,了解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2020最新高考资料,了解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资源简介:【高中各科综合】
2020高考预测资料,掌握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2020高考预测资料,掌握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资源简介:【高中各科综合】
全国大联考2月卷,了解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全国大联考2月卷,了解最新高考备考情况!

资源简介:【高中各科综合】
热门资讯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