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860天:北京卷古诗文默写复习(一)
以下内容分三部分:前面是题目,中间是答案,最后是统计。2022-2023高三期中、期末各区默写题都在昨天和今天的内容里了。
【2023丰台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黄庭坚《登快阁》中的“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一联勾画出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尾联“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抒情作好了铺垫。
②李白在其作品中常常表达怀才不遇的郁愤、舍我其谁的自信以及身处困境时的狂放不羁。如《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③对比是诗歌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如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战士拼死力战而将军轻敌骄逸的诗句“_____,_____”,可谓对比鲜明,力透纸背。
④当今时代,我们在学习上只有广泛涉猎并时时反思得失,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并在实践中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正如荀子所说:“_____,_____。”
【2023石景山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因其啼声悲切,往往用来渲染愁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表达了谪居浔阳的痛苦心情;又如李白《蜀道难》中“_____,愁空山”,营造了空寂苍凉之境,抒发了蜀道难行的愁绪。
(2)杜甫的登高之作,写景境界阔大,气势雄浑。如《登高》中“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秋景苍茫寥冰;又如《登岳阳楼》中“_____,乾坤日夜浮”,展现了洞庭湖恢宏气象。
(3)学校gongzhong号推出“父母经验谈”专栏。其中一篇文章以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_____,_____”为主题,介绍父母如何顺应孩子天性,陪伴其成长的教育智慧。
(4)在“青春献礼二十大”活动中,校长引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勉励和警醒青年学子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安逸,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3昌平期末】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1)《短歌行》中,曹操巧引《诗经》中的“_____,悠悠我心”两句,借女子思慕爱人,委婉地表达了渴盼贤才的心情。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用之如泥沙”两句用质问的语气谴责秦国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惜财爱物。
(3)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两句深具哲理,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义很接近。
(5)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人生艰难、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_____,_____”。
【2023房山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马在古人的生活中作用很大。古诗文中,有以马设喻的,如《劝学》一文用“_____,功在不舍”比喻坚持积累可以有所成就这一道理;有写马述别的,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_____,举酒欲饮无管弦”。
(2)“水”常常被诗人借用以抒情。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借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抒发豪迈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乱石穿空,_____,卷起千堆雪”,借长江水拍击堤岸的力量抒发怀古之情。
(3)化用,是根据表达需要而将前人作品中的句子经过自己艺术改造后的借用。《红楼梦》中“护官符”上所写“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有对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隔离天日”的化用。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_____”,有对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化用。
(4)因为怀有让国家富强的使命,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而某不量敌之众寡,_____”,向司马光表达自己变法图强的决心;因为怀有对国家的热爱,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向治理国家者表达不要被积久形成的威势所胁制的希望。
【2023大兴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归家是漂泊的游子内心挥不去的情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那句“不知乘月几人归,①”的思念之情,不绝如缕;骑马客京华的陆游一夜未眠,对帝都浮华充满不屑,以一句“素衣莫起风尘叹,②”慨叹,自嘲又反讽;黄庭坚《登快阁》“了却公家事”后,登高怀远,看到眼前明澈壮阔之景不禁萌生“③,此心吾与白鸥盟”的归隐之情;就连李白在《蜀道难》中也会劝那些流连锦城的游子“④”。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优秀的“为国者”都心忧天下。读屈原的《离骚》,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得“明道德之广崇,⑤”的为政之道;柳宗元借以种树为业的郭橐驼之口告诫长人者勿烦其令,应像养树一样“⑥”,类比“养民”,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赢得天下后却因“⑦”导致灭亡;李存勖宠幸伶人,不问苍生,为天下笑,警示后人“忧劳可以兴国,⑧”。
【2023顺义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前人写景诗文,往往寄予深情。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_____。_____,何枝可依?”启发犹豫的士人归附自己。又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文中“庭有枇杷树,_____,_____”几句,寄托着作者对亡妻的思念。
(2)李白《把酒问月》诗中有四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四句意同。
(3)诗人陆游不止有“老学庵”的轩名,还有“昨非轩”的轩名,这一名字取意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两句。
【2023通州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成语“文质彬彬”出自《论语》“_____,____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于指人文雅有礼貌。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的诗句,描写了诗人晚年客居、多病孤苦的处境,抒发了关心国事、心系苍生的情怀。
(3)《红楼梦》的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其中“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两句诗,化用了《春江花月夜》 中“_____?_____”诗句,但意境迥异。
(4)王安石在《桂枝香 · 金陵怀古》中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其中“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诗句,写出了晚秋中的金陵山川形势,让读者看到一幅景象开阔高远的金陵锦绣江山图。
【2023丰台期末】
①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3石景山期末】
(1)杜鹃啼血猿哀鸣 又闻子规啼夜月
(2)无边落木萧萧下 吴楚东南坼
(3)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4)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023昌平期末】
(1)青青子衿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4)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或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2023房山期末】
(1)驽马十驾 主人下马客在船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惊涛拍岸
(3)覆压三百余里 冷月无声
(4)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23大兴期末】
(1)①落月摇情满江树 ②犹及清明可到家 ③万里归船弄长笛 ④不如早还家
(2)⑤治乱之条贯 ⑥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⑦仁义不施 ⑧逸豫可以亡身
【2023顺义期末】
(1)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2)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3)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2023通州期末】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3)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4)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在以上题目中出现三次的篇目及其内容: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选必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选必中: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出现三次)
在以上题目中出现两次的篇目及其内容:
荀子《劝学》必修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驽马十驾
白居易《琵琶行》必修上:
杜鹃啼血猿哀鸣
主人下马客在船
杜甫《登高》必修上:
无边落木萧萧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曹操《短歌行》必修上:
青青子衿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杜甫《登岳阳楼》必修下:
吴楚东南坼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杜牧《阿房宫赋》必修下:
奈何取之尽锱铢
覆压三百余里
李白《将进酒》选必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选必下: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出现两次)
黄庭坚《登快阁》选必下: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出现两次)
李白《蜀道难》选必下:
又闻子规啼夜月
不如早还家
在以上题目中出现一次的篇目及其内容:
苏轼《赤壁赋》必修上: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上:惊涛拍岸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必修下: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苏洵《六国论》必修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王安石《桂枝香 · 金陵怀古》必修下: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论语》十二章 选必上: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司马迁《屈原列传》选必中:治乱之条贯
贾谊《过秦论》选必中:仁义不施
李贺《李凭箜篌引》选必中:老鱼跳波瘦蛟舞
陆游《书愤》选必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高适《燕歌行》选必中: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归有光《项脊轩志》选必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选必下: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选必下:犹及清明可到家
姜夔《扬州慢》选必下:冷月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