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致呈】2023年高考难度是否加大?

发布于:2023/3/13 16:38:34   所属分类:高考备战学习资料库

01



高中教育的任务对高考难度的要求

高考一直在探索中发展。随着2014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这决定了高考的向“难”的方向发展,这个“难”的本质是试题的灵活性提升、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等方面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难度的提升。

02

网传2023高考变化的分析

语文:阅读包含政论、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

数学:考试加入复杂情景,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英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词汇量要求更大;

物化:着重考察探究意识、深度思维。


网络文章、短视频平台等还将这段内容与“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2023年教育部最新通知”、《2023年高考蓝皮书》等关联在一起,加上了以上“包装”和背书,直接拉高了这段文字的可信度。

这些“包装”基本可以确定是包装,通过各方检索,所谓“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2023年教育部最新通知”与2023年高考难度绝无关联。
这些内容的真正来源是202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评析》!

语文

原文4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使用了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专著导言、小说、散文、纪实作品等文体(共计7种)


数学

原话:数学试题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


英语

原话: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物理

原话: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化学

原话: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总结来说就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这些高考考核内容趋势是没错的,但这是近年来高考一直呈现的趋势,而并非是2023年高考将会出现的变化!


03

高考试题的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试题灵活多变,低效率刷题没效果

虽然高考试题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似乎稳定是主流,其实变化无处不在。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也就是题目必须要考查学生真正的学科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而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吃透本质,懂得规律,这自然是个很高的要求。

未来通过刷题来取得高分的途径只会越来越难。

(2)试题源于课本,但却高于课本

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这是高考题的命题原则。遗憾的是学生普遍没有重视,认为课本实在太简单,和高考真题完全没法比。如果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会发现有一些题目直接源自对课本题目的“改造”,这个改造的过程,体现的是提高综合性,设问方式更加灵活。

为此,是否有必要在平时学习中研究课本?有必要,而模仿高考命题方式,对课本题目进行改造,是最为高效的方式。对于一个学生,能自己命题,必然是高水平的表现,就像对于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自己能写出文言内容。

(3)高考题“难”点

这里所说的“难”,主要是陌生度,面对陌生的东西,会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同时,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限于语文)、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有提高,增加了得分的难度。

这要求,高中生,应该放眼社会,开阔眼界,同时多读书,平时学习中认真解答每道题,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表达题,都要写出完整的答案(或计算过程)。

04

结论:高考的“难”不等同于难
“新高考”对于“老高考”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试题更灵活,充分说明学科素养的重要性,高考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更高。
无论是市面上的模拟卷、押题卷追求的目标,还是学校老师对试题的要求都是要仿真高考,这个思路已经限制了考生的发展。高考一直是以“稳中有变”作为其基本指导思想的,高考既要保持稳定,无论是难度还是题型,都不能出现过大的波动,但是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满足高中教学“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目标。这种创新,一方面是互相学习和借鉴,表现在西部向东部学习,“老高考”向“新高考”学习;另一方面表现在与生产生活更密切的联系,实现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作准备的任务。
高考通过命题引导中学教学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因此,在准备2023高考的同学们要多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解答试题”为“解决实际问题”。


------分隔线----------------------------
相关学习资源
高考地理精华课程-新东方在线-王斌

高考地理精华课程-新东方在线-王斌

资源简介:【高中地理】
总代理年度运营计划-宋智广-536

总代理年度运营计划-宋智广-536

资源简介:【连锁加盟管理】
哈佛大学公开课_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哈佛大学公开课_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资源简介:【世界名校】
热门资讯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