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于:2023/3/13 16:29:14   所属分类:高考备战学习资料库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中学《综合素质》单选题参考答案

职业理念

1

2

3

4


B

B

A

B

法律法规

5

6

7

8

9

10

11

12


A

A

D

C

B

D

C

C


职业道德

13

14

15

16


B

C

B

C

文化素养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A

D

B

C

B

C

C

基本能力

26

27

28

29


D

A

B

B

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A)责令小周的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B.依法将小周交由民政部门进行监护

C.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书面报告

D.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参考答案】D

解析:

11.初二学生秦某厌学,想辍学打工,经家长同意后就独自外出打工了。该家长的做法() o

A.正确,有助于锻炼秦某独立生活能力

B.正确,有益于培养秦某工作能力

C.不正确,家长应让秦某继续上学

D.不正确,家长应让秦某就近打工

【参考答案】C

解析:

12.高二学生孙某在学校放假期间翻墙进入学校玩耍,不慎摔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校承担无过错责任

B.孙某本人承担过错责任

C.孙某的监护人承担过错责任

D.孙某的班主任承担无过错责任

【参考答案】C

解析:

13.班上一个学生最近严重失眠,李老师与当医生的妻子在家里讨论如何帮助该生,妻子建议直接到医院治疗即可,李老师觉得作为教师,还应给予该生更多的关爱。这表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

A.独特性

B.全面性

C.稳定性

D.基准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14.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同事们经常向他取经。他并不满足现状,不断创新。下列选项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相符的是())。

A.“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B.“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c.“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15.某中学教学楼仓库突然起火,正在教学的何老师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受到***处分。依据《**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处分期限为() 。

A.6个月

B.12个月

C.24个月

D.36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16.为了促进****,余老师经常将***公布在班级家长群里,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余老师大大火.体现***是( )。

A.道德情感的冲突

B.道德认识的冲突

D.爱岗敬业要求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对小斌的数育和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综上。李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的,值得我们学习。

32.材料:涵泳古诗不只是获取知识,它还指向诗之情思的感悟、觉悟和体悟,是与诗人心灵深入沟通的桥梁。因此,多一次吟诵,便多-重体验于是,吟诵的数量和质量便成为衡量读者之情与诗人之情融合程度的重要尺度。

吟诵之"吟”,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吟”之长调,”诵”之节奏,皆由古典诗文言语节律而来,运用”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入短韵长”等规则,读者将诗歌平、仄、韵转化为吟诵腔调旋律,继而形成乐音。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等-在逻辑结构上惊人地一致。神经认知语言学训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等-在逻辑结构上惊人地一致。神经认知语言学训为,这种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更能有效讲、问朋友神经元或微柱体之间在邻近原则基础上的神经联结。所以,来自诗文语言的吟诵腔调旋律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吟诵像唱歌似的反复咏唱,可以使负责发音的布洛卡区与负责听觉理解的韦尼克区之间的联结得以不断调整、确认和加强,诗歌情感由此在不断的涵泳中,深切地浸染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是-般诗歌朗读所达不到的。对同人朗读和吟诵五言律诗的比较研究显示,朗读多按“意义节奏”,而吟诵均以”韵律节奏”,吟诵对节奏、韵律句、韵脚句、平声字、仄声字音步等的处理,在凸显古典诗歌音韵独特性的同时,更能超越―般思想内容的理解而具有较强的激情作用--直接打动人心朱熹要求吟诵,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唐文治更是主张”三十遍读文法”:前十遍找“线索”,十遍求”命意”,十遍得”神气"。古吟诵为何强调一定遍数?遍数对诗歌情感上问朋友人之性情之间相互转化有何作用?诗歌吟诵发出的声音是糅合诗歌情感的乐音。这种乐音与人的情感心理密切相关。对此,有学者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指出,音调模块、情感基调与人的联觉心理是对应的。比如,频率高的声音让人感觉明亮、兴奋、灵巧,反之则让人感觉暗淡、抑制、迟钝。读者对声音的不同理解,会为之赋予一定的情感态度,这种声音被认为是神经认知科学中的“情感声音”。研究者认为,对情感语音加工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情感显著性感知、相关语义处理及情感识别。这就是说,在不同阶段加工"情感语音”信息是不一样的。这样看来,十遍找“线索”、十遍求”命意”、十遍得"神气”是具有神经认知学理据的。再者,作为语言认知的诗歌吟诵,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认知也要经历初始阶段(神经冲动寻找通路).加强阶段(相似或相同信息刺激而导致相同的神经通路得到进一上,进一步的研究还得出”了情感语音加工时间进程:在0-150ms 期间,是对情感早期感觉加工;在150-250ms期间,是对情感韵律的编码;在250-550ms期间,则是对情感语义的加工。这表明,通过吟诵来融合诗我情感,需要一个反复熔铸的历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各阶段对不同信息(如情感感觉、情感语义、情感韵律)的加工还需要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因为人脑对熟悉的情感语音更具敏感性。在以诗情熔铸人情的过程中,吟诵的遍数及其不同指向的训练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促进诗情与人性之间的相互运转,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和熔铸品性的目的。

(摘编自李季《把握古典诗歌吟诵的神经科学机制》)

(1)朗读古典诗歌与吟诵古典诗歌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2)古人为何要强调诗歌的反复吟诵?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32.【参考答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 有个老师组织了两帮学生,他们是相互不认识的。一开始让他们以一个目标相互竞争,

然后发生了冲突。之后又让他们以共同的目标去做事。并且好像做的还不错。

综合上述材质引发的思考和感慨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立意】



学历提升,教资报考,普通话报名咨询,任职园长证咨询,职业技能保育员证,会计从业资格,业务范围:全国学员.......


------分隔线----------------------------
相关学习资源
2019周老师北京卷文理科数学真题解析

2019周老师北京卷文理科数学真题解析

资源简介:【高中数学】
安迎高考之系统地理综合解题指导

安迎高考之系统地理综合解题指导

资源简介:【高中地理】
热门资讯
看了又看